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医院新闻>详细内容

ICU 让生命重燃希望的地方
----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见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4/09/30 点击数: 【字体:

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信号、偶尔响起的呼吸机报警声、生命垂危的病人……这里是大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在这个神秘的抢救重地,医务工作者每天都鏖战于救死扶伤的一线,用精湛的医术、前沿的设备与死神博弈,与生命赛跑。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

病人被送到ICU病房——在普通市民看来,意味着病人离死亡无限接近;而在市人民医院ICU专家眼里,这却意味着在全面的监护治疗下病人无限生存的可能。值此该科成立1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这个对于市民觉得较神秘的一个科室,一探如何之神秘。

早上720ICU夜班的医护人员准时开始书面交班,每位患者的动态病情,包括生命体征、心理变化、用药情况、检查报告结果等都被值班护士详细地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简明扼要地传达给当天上班的所有医护人员,这是医生发现异常,科学合理调整用药以及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接班护士更好地护理患者的有力保证。随后,几名护士合力替病人做翻身、拍背、排痰,检查皮肤等基础护理,各项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等!由于ICU大部分都是昏迷的或者清醒但没有活动能力的患者,许多患者只能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为了预防褥疮或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护士至少每两个小时为所有的患者翻身叩背吸痰一次。这可是个体力活,给昏迷病人翻身时必须将整个身体抬空,如果病人瘦弱还好,要是遇上身体肥胖的患者,两个护士加上两个护工阿姨都必须铆足劲才能完成。

刚做完交接班,在ICU病房时不时就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9床王奶奶,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快点通知医生处理!”“6床张爷爷,血压不升,氧饱和度持续下降!”重症病人病情随时都可能变化,任何的迟缓与疏忽都可能断送一条生命,所以,护士的脚步轻而快,从不拖泥带水。由于ICU病人病情不稳定,可能短时间里就会有变化,所以常规检查与病情记录在ICU特别重要。每个病人的病历都是厚厚的一叠,记录内容也很细致。从病人的用药、饮食情况、液体出入量、各种化验结果以及病人心理状态等的变化都一一记录。

下午三点钟记者如约来到医院和病人家属一起来探视病人,利用家属看病人的机会我和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吴丽芳聊了会儿,她告诉我每天下午半小时的探视时间段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之一,这段时间所有上班的医护人员都会到病房,和病人家属交代病人的病情、预后情况和最新的治疗进展。因为住进ICU的患者,多是急危重症,家属非常焦虑,期望值很高,面对他们,我们要格外慎重、格外尊重他们。有些家属接受不了现实会闹情绪,我们会一视同仁,耐心解答家属的各种疑问,消除顾虑,让家属更放心地将他们家人的生命交给我们。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但病房无眠,医生、护士无眠,在繁忙的病房里穿梭,如一个个天使,给病人带来希望……

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为百姓健康护航

据人民医院工会主席、ICU科主任医师顾伟介绍,市人民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4年,至今已10年,科室处于盐城地区同级医院整体实力领先地位,现有二个诊疗小组,一组为该科主任吴丽芳带领,另一组由顾伟本人带领,目前拥有专业医护人员36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护理人员27名。现开放床位15张,其中层流净化病房4张(间)。每年抢救危重病人达600余人次。拥有Drager吊臂系统,进口高档呼吸机,德国贝朗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心脏电除颤仪,纤维气管镜,美国太空中央及床边监护系统和心电事件分析系统,美国装备实验室血气分析仪、降温仪、肠内营养泵、输液泵,注射泵等国内一流设备。目前该科擅长抢救严重多发伤、中毒、呼吸衰竭、复杂外科大手术后等急危重症病人,对昏迷、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抢救成功率较高。

常规开展无创、有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床边连续血液净化、血液灌流、经皮穿刺气管导管置入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纤支镜下肺泡灌流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重症监护治疗技术。近年来该科医护人员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盐城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护理单元获盐城市护理示范岗称号,并被盐城市团委授于盐城市级青年文明号。

“心肺复苏”患者起死回生的金钥匙

今年年初,一名患者突然呼吸微弱、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等急救恢复其自主心跳,但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命悬一线”。后在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不懈抢救之下,终将该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急救时,所有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都得用上“心肺复苏”法来恢复心跳,有时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对于生命而言,脑功能恢复才是病人能否有意义地生存下去的关键。

任何为抢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均可称为“复苏”,如对心跳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停止、窒息、休克等的救治,复苏的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氧疗等。这些主要是为了恢复心跳和呼吸,被称为“心肺复苏”。目前,脑复苏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而且脑复苏才是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仅有心跳、呼吸而无脑功能的人,对社会及家庭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

顾伟介绍,脑复苏的治疗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加强氧和能量供给,促进脑循环再灌通及纠正可能引起继发性脑损害的全身和颅内病理因素。近年来,市人民医院ICU在这些方面做的工作是比较领先的。作为脑复苏综合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低温可使脑细胞的氧需量降低,从而维持脑供氧平衡,起到保护作用。完备的高压氧在治疗某些疾病,尤其对缺血缺氧性疾病和颅脑损伤方面,更是起到了常压环境下和常规医学临床方法难以奏效的作用。

他另介绍,工作了这么多年,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碰到一些急救患者是无名氏,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他们都是先抢救,输血、手术,产生的费用没有家属支付的时候都是医院先垫上。说到此处,他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医疗政策好了,农保、城保报销费用在该科都能达到60%左右。           

无私奉献,美丽的青春在绽放

吴丽芳作为市人民医院ICU的主任,在这个科室已经工作了整10年。常年3班倒、每天8小时的工作对她来说,劳累倒是其次,主要是感觉责任重大,时刻要把患者放在心上。她告诉记者,在ICU急会诊、加班是常事,她和顾伟、袁晓春主任常常深夜接到急诊电话,有危重病人需要抢救,接到电话无论多晚,无论是酷暑还是在寒冷的冬天,他们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参加到抢救病人的第一线。说到此处吴主任眼角有点湿润,她说,这多年来对家庭和孩子有所愧疚,虽然很辛苦,但每当有一个ICU科病人痊愈出院的那一瞬间,他们就是最幸福、开心的,因为他们的辛苦换来的是成功的喜悦!

ICU病房是无陪病房,患者从推进病房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治疗、护理全部都由医生、护士完成,我们科8090后护士居多,在家都是乖乖女,爸妈心里的宝,在抢救、护理病人时个个都变成了女汉子。”该科护士长朱月琴说。

她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车祸致严重多发伤的年轻女患者被“120”带回,送到ICU时头面部多处撕裂伤、上下肢多处骨折,鲜血不停往外流,面目全非,全身上下血迹斑斑,“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快速补液,中心静脉置管,止血,输血,清创缝合,包扎,请口腔科、眼科、骨科医生会诊。”吴主任查看病人后立即组织抢救,无菌手套、中心静脉穿刺包、利多卡因、手术刀片……等用物迅速准备好,医生、护士配合娴熟、默契,为抢救患者建立了一条生命通道。

在市人民医院ICU病房,这些可爱的护士们每天都在高强度、超负荷地工作着,腰痛、颈椎痛似乎成了她们的“专利”。尽管如此,她们没有丝毫怨言。她们说,总是带着美丽的微笑,迈着轻盈的脚步,穿梭于病房忙碌着,并快乐着。

当生命垂危的患者转危为安后,洁净明亮的ICU病房里也恢复了平静,医生们时刻观察着监护仪,监视着患者的生命体征。穿着洁白护士服的姑娘们守在病床边,轻声细语地安抚着患者的伤痛

 

相关链接:名词解释 ICU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Intensive是“集中”“加强”的意思,care包括“医疗和护理”,unit为“单位”“病室”。顾名思义,ICU是集中了对危重病的复苏和治疗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以及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对重危病人实施严密监测和加强治疗。医生和护士24小时值班,不间断地对重危病人施行观察和处理,力争达到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最正确的治疗目标。

 

 

 

ICU全家福

 

 

 

 

整洁明亮的病房

 

 

 

 

顾伟主任医师带领医护人员查房

 

 

 

 

吴丽芳主任在为患者做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袁晓春副主任在为患者做康复训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